一、思考技巧与模板
1. SCQA
SCQA模型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2. PCDA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后由戴明采纳普及,又称戴明环。
P——Plan(计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D——Do(执行) 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 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处理)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3. MECE
MECE分析法(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迭、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4. 5W1H法则
What —— 设置的目标
Where —— 施展的平台
When —— 完成的期限
Who —— 任务的主体
Why —— 产生的动机
How —— 解决的策略
5. SMART原则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目标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进行成员的组织与目标的制定和控制以达到更好的工作绩效,由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于1954年首先提出。SMART原则便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方法,目前在企业界有广泛的应用。它的首次出现被认为是在1981年12月发行的《管理评论》(Management Review)上(由George Doran、Arthur Miller和James Cunningham编著)。
SMART原则中的“S”、“M”、“A”、“R”、“T”五个字母分别对应了五个英文单词:Specific(明确)、Measurable(可衡量)、Achievable(可达成)、Relevant(相关)和Time-bound(有时限)。
二、心理学效应
1. 框格效应
框架效应(英语:Framing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人们根据选项是否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含义来决定选项——例如作为损失或收益。人们在呈现正面框架时倾向於避免风险,而在呈现负面框架时寻求风险。 在假定的事件发展中,收益和损失被定义为结果的描述(例如,失去或挽救的生命、治疗和未治疗的疾病患者等)。 前景理论表明,损失比等效收益更显著,确定收益(确定性效应和伪确定性效应(英语:Pseudocertainty effect))优于概率收益,並且概率损失优于确定性损失。
框架效应的危险之一是人们经常在两个框架之一的背景下被提供选择。 这个概念有助于理解社会运动中的框架分析,也有助于形成政治舆论,其中政治化妆师在政治民意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民意调查旨在鼓励对委托进行民意调查的组织有益的回应。有人认为,这种技术的使用正在诋毁政治民意调查本身。如果向人们提供充足的可信信息,这种影响会减少甚至消除。
2.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心理会计学),最早由 2017 年的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
塞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心理账户,通过该心理账户来进行各种各样的经济决策。 通过心理账户,可以解释人的不理性经济决策。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认为,除了荷包这种实际账户外,在人的头脑里还存在著另一种心理账户。人们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比如,我们会把工资划归到靠辛苦劳动日积月累下来的“勤劳致富”账户中;把年终奖视为一种额外的恩赐,放到“奖励”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贏来的钱,放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
对於“勤劳致富”账户里的钱,我们会精打细算,谨慎支出。而对“奖励”账户里的钱,我们就会抱著更轻鬆地態度花费掉,比如买一些平日捨不得买的衣服,作为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等。“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里的钱就最不经用了。通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型。想想那些中了头彩的人,不论平日多么的节俭,一旦中了500万,也会立马变得豪情万丈,义薄云天。这时的他们通常会有一些善举,比如捐出一部分给贫困儿童。这就是心理账户在起用。当然,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值得称颂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因此总是以不同的態度对待等值的钱財,並做出不同的决策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万块的工资、一万块的年终奖和一万块的中奖彩票並没有区別,可是普通人却对三者做出了不同的消费决策。
3.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Prospective Costs)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举例来说,如果某人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某人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例如某人留着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因为折旧而使卖出价会越低。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人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都已经付钱,所以不应该考虑退钱这件事情。如果后悔买票了,那么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还可以通过腾出时间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来降低机会成本,而选择前者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人类与其他物种都对时间沉没成本有一定的敏感性。
4. 必要难度
「必要难度」理论,英文是 Desirable difficulty,最早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Robert Bjork 和 Elizabeth Bjork 教授在 1994 年提出。这个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应该让自己学习记忆的过程始终保持必要的难度,这种难度虽然在最初会减慢你的学习速度,但是长期来看对学习效果更加有利。
必要难度理论指出,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不同的维度,分别是存储强度(Storage Strength)和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两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当我们学习记忆时,信息的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同步提升。
- 在学习过程结束,存储强度越高,提取强度自然也越高,两者呈正相关。
- 当我们再次学习记忆,检索强度越低,存储强度反而会越高,两者负相关。
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你如果记忆的过程越容易,那么你忘的就越快,反之如果记起来很艰辛,那么也不那么容易忘记。